关于印发濠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 2022-08-08 17:36
  • 来源: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直属各单位,市驻濠江有关单位:

      现将《濠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反映。


    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

    2022年8月1日


    濠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建立更高水平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满足群众体育健身需求,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广东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粤府〔2021〕80号)、《广东省“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粤体〔2021〕16号)和《汕头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汕府〔2022〕32号)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以推动濠江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为契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民惠民、持续发展、科学创新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为建设体育强区开好局、起好步。

      (二)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21—2022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促进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构建区、街道、社区三级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8%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2.6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第二阶段(2023—2025年)形成政府主导有力、社会规范有序、市场充满活力、群众积极参与、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公共服务完善的体育发展新格局。提升优化区级体育馆,全民健身广场,引导有条件的街道增加建设社会足球场、街道健身园、社区体育公园,建成条件便捷的15分钟健身圈,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92%,具备开放条件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比例达到65%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0.5%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2.8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测定标准达到合格水平以上的城乡居民比例达到94%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提升全民健身场馆设施供给水平

      科学规划、优化场地设施资源配置,梳理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空间资源和可复合利用的设施资源,制定并向社会公布可用于建设健身设施的非体育用地、非体育建筑目录或指引。开展体育用地项目建设研究,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品质,规划区级体育场、配套400米塑胶跑道、11人标准灯光足球场、室内乒乓球馆、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池(馆)、全民健身广场、全民健身中心等。依据濠江气候、地理环境自然条件,沿山建设绿道,沿水、沿海建设万里碧道、城市建设健身步道、社区体育公园、文体广场等,开拓户外运动公共服务设施新空间。

      重点增加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推动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新建居住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已建成居住区无公共体育设施的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公共体育设施。通过改造城市边角地、插花地、街头绿地及其它未利用地,建成以体育锻炼为主要功能和兼有社区公园文化休闲功能的公益性公共空间,打通群众体育锻炼的“最后一公里”,使之成为广大群众最具幸福感、获得感的体育运动场域。

      创新公共体育设施运营管理机制。完善濠江体育馆运营管理机制,推动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鼓励社会力量承接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完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政策,探索落实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动市级南滨体育产业基地与区级联动合作,促进资源共建共享,使之在全民健身、运动训练、学校体育、举办大型文化展演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地域、行业等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发展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棋类、跆拳道、游泳、健身走(跑)、骑行、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太极拳、柔力球、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项目。

      提升区域品牌活动影响力,围绕濠江区域优势,结合全民健身日、文化节、旅游节等节日庆典,挖掘群众喜好需求,打造千人绿色骑行、万人徒步节、沙滩体育节、沙滩足球赛等一批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引领更多的群众参与健身。鼓励和引导全区各街道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形成“一街一品”的群众体育新格局。积极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社会组织开展体育活动。

      借助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升级的良好契机,契合山海资源,在“体育+”方面下功夫,重点推进水上运动+旅游、山地运动+旅游融合发展。充分利用户外资源,开展龙舟赛、皮划艇、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带动户外运动的发展。积极引进和承办国家、省、市级大型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完善和配套现代体育场馆、赛道、跑道体系,以发展体育赛事经济为目标,引进水上冲浪浆板、山地马拉松、城市定向赛、自行车邀请赛、足球邀请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培育具有影响力和高品质的品牌赛事,示范带动全民健身蓬勃发展。

      (三)巩固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能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发展。加强对基层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引导基层体育组织依法依规进行注册登记。发挥各类体育协会的带动引领作用,通过“一会一品”带动各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网络组织。加强各体育协会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健身场所、体育活动中心等体育社会服务机构,完善街道基层体育组织服务功能,重点培育发展社区群众自发性健身组织和全民健身站(点),更好发挥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作用。加大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体育公共服务力度,支持全民健身组织以菜单模式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社区等提供各类全民健身服务。

      (四)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现代化

      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发展,建立体育与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体育促进健康工作机制。不断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建立专业指导与志愿服务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探索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持续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规模,鼓励各类专业人员申报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优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管理指导工作,将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纳入志愿服务系统,积极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尤其是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学校体育教师等群体,逐步形成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全面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队伍。贯彻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体系,扩大体质测定覆盖人群,定期公布监测结果,形成常态化模式,为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五)加快体教融合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新趋势

      加强体教融合顶层设计,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开展各类学校体育活动,开齐开足体育课,促进学生提高健身意识,培养健身习惯。强化学生运动技能培养,切实提高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严格落实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制度,促进青少年熟练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学生体质健康优秀率稳步提高。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现机制,实施多元化选材,通过有效制度与激励机制畅通输送渠道,激发培养热情,拓宽运动员的成材途径。整合赛事资源,建立健全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充分融合中学生运动会和青少年锦标赛,逐步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建设学校、家庭、社区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健全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和监管体制机制,完善行业标准和进入退出机制,鼓励推动传统体育进校园。实施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体质健康问题的科学预防和健康干预工作。

      (六)加强区域体育文化建设

      弘扬壮大潮汕传统体育文化。大力扶持、传承、推广和发扬武术、龙舟、英歌舞等具有潮汕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挖据全区民俗、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积极发展具有传统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传统文化展览、展示、展演活动。加强对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和整理,做好相关文献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利用工作。

      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梳理我区运动项目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荣誉,挖掘运动项目的文化特点和精神内涵,依托体育赛事活动,开展运动项目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树立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优的运动员、教练员、运动队典型,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体育文化传播,促进运动项目发展。借助互联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扎实推进体育健身文化和建设体育强区的宣传,逐步提升民众的健身意识和观念,营造体育文化氛围。积极组织运动员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讲好濠江体育故事、传播濠江体育声音、树好濠江体育形象,让体育文化成为濠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树立“体育+”和“+体育”发展理念,推动文体旅深度融合。结合濠江的体育产业基础,充分利用区内旅游、文化等资源,优先发展运动休闲产业,依托我区山地、水体、森林等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可长期运营的“体育+旅游”产品。鼓励支持中海龙虎滩、北山湾开发游艇、摩托艇、海上滑翔伞等海上运动项目,打造石山地越野,凤岗帆船游艇等主题活动项目体验产品,推动体育与旅游、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建设,大力开展运动休闲体验和品牌赛事活动。建立合理布局、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着力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大力培育健身休闲、竞赛表演、场馆服务、体育培训等服务业态,拉长体育产业链条,促生新业态、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保障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区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全民健身工作,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力度,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以投资、赞助、捐赠等形式支持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拓宽全民健身事业投入渠道。

      (二)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结构优化作为推进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优化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将全民健身人才纳入全区人才培养范围。借助北山湾高校资源集聚和汕头体校落地濠江南滨片区的优势,依托高校资源,强化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鼓励区域高校发展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的高水平体育专业,培育高水平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实施体育教练员职称评定工作,建立全民健身人才智库。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与其他行业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畅通全民健身人才流动渠道,促进区域人才协调发展。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将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民生实事推进和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加强政策协调联动,建立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政策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强大合力。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制定本地区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责任。

      (二)加强宣传推广

      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全民健身宣传大格局,充分利用各级主流媒体宣传资源,合力推动体育健身文化传播,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借助主流媒体、自媒体、网站、微信平台等,大力推广普及体育健身文化知识,宣传推广基层健身榜样,引导树立体育健身文化新理念,使全民健身促全民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三)加强监督指导

      加强监督指导,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完成情况的中期检查和评估,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积极开展绩效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综合性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


    >>《濠江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濠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