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忘我的奉献书写为民的初心!记海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德忠同志先进事迹
  • 2018-05-14 15:25
  • 来源:
  • 发布机构:
  • 【字体:
  •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近期,马滘街道海明社区传来了一个让人为之扼腕的消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陈德忠同志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终年41岁。陈德忠同志用年轻而厚实的生命真正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言,交出了一个共产党人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的人生答卷。

    陈德忠同志生前担任过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濠江区第四届人大代表、海明社区党支部副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社区干部,陈德忠同志一心把身子扑在工作上,把心思系在为群众谋幸福中,始终保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念和政治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用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忘我的奉献精神、至真至纯的为民之心,感染着身边的同事和社区群众,赢得了广泛的认同和赞许。

    微信图片_20180514152337

    尽职,是他的工作信念。把工作当作人生事业来经营,是对陈德忠日常工作的最好写照。近些年,全区大干快上振兴赶超的劲头持续升温,传递到社区一线,工作任务和工作压力也是愈来愈重、愈来愈大。陈德忠同志作为海明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之一,承担了社区大部分的工作事务,其负责的创文、巩卫、殡改、美丽乡村建设等都是社区建设中的“硬骨头”,不仅关系着社区家家户户利益,更联结着全区的规划发展,容不得半点马虎应付。这对村居环境短板多、欠账大的海明社区来说,开展好这些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陈德忠同志从来不是一个轻易肯“妥协”的人,他憋着一口气,誓要把社区的历史欠账补上,把群众自己的家园建好。说干就干,全市“创文”工作以来,他带领为数不多的社区工作人员投入到社区拆违这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中。

    违章搭建问题在海明社区由来已久,既有历史的因素,又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吃力不讨好”让许多人对这项工作敬而远之。陈德忠同志不怕困难,坚持服务大局又兼顾群众利益 这一根本原则,在拆违中对当事群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诚的态度和公正的做法让许多群众从不理解、不配合到主动参与到当中来。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海明社区在清理广前池周边的违章搭建物时,因历史因素曾遇到三户人家对拆迁工作百般阻挠和强烈抵触,陈德忠同志不厌其烦,在一次次上门做工作一次次吃到“闭门羹”后,依然不放弃,主动联系上了这三户人家的亲友,寻求他们的帮助,在深入细致地沟通,并在现有政策许可的情况上逐一为这三户人家解决困难后,最终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还有一次,社区一户人家违章搭建了一个鸡舍,在拆违过程中,由于当事群众一时找不到其它地方养鸡而拒绝配合,了解情况后,陈德忠同志为确保拆违工作顺利进行,一方面帮其寻找合适的地点,一方面自掏腰包将其仍未售出的鸡先行全部买下来再进行转售,最终确保拆违工作顺利进行。但并非次次都能顺利解决,在拆除违建物中,陈德忠同志也遇到过一些蛮横不讲理的人,甚至受到辱骂威胁,但他依然耐心做工作,尽职劝说宣传政策。有人问,你为何能有这样的耐心,“群众的利益无小事,解决群众的诉求和困难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把其中的关系说透了说开了,群众早晚是会支持的”,陈德忠如是回答。

    为民,是他的工作宗旨。“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这个普通的岗位上,没有豪言壮语、凌云壮志,却处处彰显出陈德忠同志“访贫问苦、解民忧难”的担当和情怀。

    工作之余,“走门串户”是陈德忠同志的一大“爱好”。他常常借助入户走访的机会,与社区群众拉拉家常,了解各家各户最新的动态,听听群众对社区各项工作的意见看法,也帮助一些碰到困难的家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特别是对社区的贫困户、低保户,陈德忠更是经常嘘寒问暖,甚至自掏腰包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社区低保户陈有清就是其中之一,陈有清自身行动不便,妻子是智力障碍者,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家庭成员好几年都没有缴交合作医疗费用,陈德忠同志得知情况后,默默地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为其缴交,直到最近才被受助者的家人知晓。丁幼目是位七十多岁且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前段时间,陈德忠同志发现他还没有办理失地农民养老手续,询问情况后了解到,原来是老人的身份证丢失且没有及时补办,于是陈德忠同志亲自跑腿,到当地派出所帮老人补办身份证并办理了养老手续,使其纳入了政府的救助范围,确保了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社区居民陈世亮不幸患上肺结核,巨额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原本普通的家庭顿时一贫如洗,为使其能够接受必要的治疗,陈德忠同志带头捐款,积极向区民政局、区慈善会、马滘慈善会等机构申请救助金,并为其争取办理了低保户手续。此外,社区几户因病致贫的家庭,也在陈德忠同志牵头救助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及时帮助,缓解了燃眉之急。

    陈德忠同志长期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甚至多次自掏腰包进行救助。但据社区同事介绍,陈德忠同志家庭并不富裕,经济来源仅靠每月四千多元工资收入,作为社区负责同志之一,他本人也没有在社区中分配到宅基地,两三年前购置的商品房,也是向丈母娘等身边亲戚朋友借款才凑足了首付。“但遇到群众有困难时,能帮的他都会尽力帮”,身边熟悉他的人这样评价。虽然陈德忠同志生活条件不见得多富有,但他对待群众那份赤诚之心、帮助他人那份无私之情,已远非物质所能比拟,那才是他留在世间最珍贵的财富。

    “爱人者,人恒爱之”。陈德忠同志病倒后,在重症监护室观察的消息在社区传开,社区熟悉他的、受过他帮助的群众自发组织前往医院看望,向陈德忠同志亲属表达了衷心的祝愿,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这位好党员好干部渡过难关。一户正因拆违对社区居委有抵触情绪的群众听说后,也大为感慨:“他是个好干部,年纪轻轻的,太可惜了。”

    忘我,是他的工作本色。有位在外工作的村民,前不久在网上发了这样一篇帖子:“一进家乡,闻不到了原来的那种泥土味的芳香,却看到了一条条暂新的道路和一面面白花花的墙壁。来到了居委,只剩下一个埋头看着电脑的小姑娘,想想地方政府来个空城计也是司空见惯的,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转身出来,在另一条街角的转弯处,看到了一群人正在‘指手划脚’,走近一看,原来全部是居委的干部,书记正拿着锄头,身上飘洒着汗水,左七下、右八下的清除街道卫生死角,难怪一个乡村的道路有那么干净。据了解,原来他们是常常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逐街逐巷的去清理环境卫生。后来还真的打听到,这位村书记人还真的不错,平时省吃俭用,却常常掏腰包去资助居委一些贫困户、低保户,最近他白天做苦力,晚上打吊针……我在想,如果该书记这样的作风长期下去,定能为村民谋福祉,是广大村民的福气,该居委定能更快的走向文明、走向富裕。请允许我在此为该居委及居委班子点赞!”

    是的,帖子中提到的书记,便是陈德忠同志。社区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按时完成各项工作,陈德忠同志经常利用晚上、周末、假期等个人休息时间,夜以继日投入到社区各项事业建设中。这也让他原本就不是十分强壮的身体,因过度劳累缺乏足够的休息而落下了病根,近几年陈德忠同志的身体每况愈下,“白天做苦力,晚上打吊针”成为陈德忠同志日常的真实写照。医生曾多次劝说他要放下工作,配合治疗,也被他婉言谢绝。今年春节前,他连续咳嗽多天,同事们都让他要去看看医生,他只是笑着说:“会的”,然后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直到4月15日,那是一个星期天,虽然对于陈德忠同志来说,依然是一个工作日,当天早上他外出协调工作,中午走访社区群众,到下午两点多,疲惫不堪的他回到家中躺在沙发上,随后病发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遗憾的是,这一躺,他再也没能醒过来。

    多年来,陈德忠同志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怀着对事业的热爱,默默扎根基层,用一点一滴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至真至纯至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仰,践行着入党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誓言,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犹如一个赤子般始终如一,用忘我的奉献书写了始终不变的为民初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濠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