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6日早上7点40分左右,受强降雨的影响,汕湛高速铜盂路段再次出现山体滑坡,导致汕头往广州方向主线慢车道和主车道受阻。险情发生后,当地及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临时封闭相关车道,并迅速开展排险工作。
这次新出现的山体滑坡点,距离铜盂收费站出入口匝道不到2公里。记者在现场看到,大量的泥土与沙石冲进路面,占据了两条车道,导致该路段汕头往广州方向通行中断,所幸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和车辆受损。
边坡是采用锚杆和锚索的防护,防护的等级是比较高的等级,但这段时间持续的强降雨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到了一个临界值,今天早上就瞬间滑塌。滑坡的长度大约80米,高度大约有35米,整个滑下来的土方量有点大,影响到行车主线。
——汕湛高速公路东段发展有限公司路产管理部部长 江炫圣
险情发生后,交警部门立即启动应急方案,第一时间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处置,并会同路政等部门和业主单位展开抢险救援。与此同时,在管制路段前方设置警示标志,引导车辆绕行。
现在压在山坡上的水泥横梁已经垮塌了,剩下一条车道可走,为了避免发生隐患,我们就对这个路段进行封闭,然后从滑坡路段的前端把车流进行分流,全部车辆分往和平收费站出,主线经山体滑坡路段全封闭。
——市交警支队高速公路大队五中队指导员 龚玉键
目前,该路段还处于积极排险阶段,相关部门将对滑塌土方和路面淤泥进行清运,并对发生滑坡的山体进行加固。
我们的作业人员肯定会对沿线边坡进行检查,看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联系了设计院,这两天会过来现场,出来一个后续处置的方案,具体的处置时间要等设计院过来后才能确定。
——汕湛高速公路东段发展有限公司路产管理部部长 江炫圣
鉴于近期我市降水频繁,市自然资源局、市气象局已于7月5日上午联合发布“汕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Ⅲ级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级为3级,表示气象因素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较高。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尽量避免暴雨天气出行,如在高速公路上遇到雷暴天气等不具备安全通行的条件时,就近下收费站和服务区躲避后再上路;如遇道路塌方时,要迅速将车辆靠边停定,人员远离塌方区域,并报警等待救援。
新闻链接
持续强降雨后
疾病防控和地质灾害都不可掉以轻心!
▼
这几日雨水频繁到访我市,据气象部门预报,受偏南气流影响,未来两天我市仍降水频繁,8日起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减弱,转炎热天气。面对暴雨及引发的城乡内涝,相关专家提醒,市民群众除了确保人身安全,还需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面对暴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市民需懂得如何进行避险。
洪涝灾害之后
往往伴随着疫情的发生
疾控专家指出,洪涝灾害易造成水源污染、食物污染或变质。不洁饮食和饮水,除了引起食物中毒外,还会传播痢疾、霍乱、伤寒、甲肝等传染病。灾后环境利于蚊、蝇、老鼠等病媒滋生,加上人群聚集,人畜共患传染病及自然疫源性疾病风险也会提升,例如登革热、疟疾、乙脑、钩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疾控专家提醒,暴雨过后,市民群众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保持手部清洁,做到不喝生水,不吃死因不明的牲畜,发生病死牲畜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要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清理,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要排除积水,填平坑洼,尽量避免赤足涉水。同时市民群众还要注意环境清污后再消毒,要特别重视餐具、食物、饮水、居住环境和手的消毒及污物处理。要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在改善环境卫生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市民们除了做好疫情防控外
连续强降雨导致的地质灾害等次生灾害
也不容忽视
市三防办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连续几天的降雨,山体土壤的含水量较高,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且在洪涝灾害结束后,土壤含水量饱和,此时土质变软,强度很低,在边坡、削坡建房位置等区域就更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也是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原因。
“我们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和泥石流。”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发生山体滑坡时,群众需要听从指挥,不要犹豫迅速撤离,统一前往避难地。在上坡下坡时不要停留,切勿贸然回家,避免灾害再侵袭。而山体在崩塌前会有震动,市民如果在崩塌的下方时须迅速往崩塌的两旁撤离,找到安全的地方进行躲避。面对泥石流时,会听到上方传来轰鸣声,这是泥石流发生的前兆,这时市民一定要立即逃离,并往两侧高地的方向向上撤离,切莫沿着下游方向跑,同时寻找空旷处进行躲避,但不要躲在树木和建筑物旁边,以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