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至
寒风渐起
正所谓“不时不食”
冬天该怎么吃、怎么玩?
美食旅游线路新鲜出炉
等你来!
为贯彻落实我省“百千万工程”相关部署,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参照文化和旅游部有关美食旅游线路及旅游美食申报要求,经审核各市线路申报资料,日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9条线路为广东省四季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冬季主题),汕头市“味美濠江 惬意暖冬”——濠江冬季美食之旅成功入选!今天,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广东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推介该精品线路,全文转载如下。
丹樱生态园—里前社区—中海龙虎滩旅游区—东湖社区—达濠古城—巨峰景区 丹樱花海(春节前后为最佳赏花期) 中海龙虎滩旅游区 侨乡新貌东湖片区 徐隆炳摄 汕头市濠江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汕头市南部,辖内拥有“山、海、田、园、湿地”等自然资源,“古城、古寨、古村落、民俗、美食”等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濠江区中海龙虎滩旅游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丹樱生态园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珠浦、东湖社区入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濠江区地方名优特产独具特色,达濠鱼丸、达濠鱼饭、墨斗卵粿等非遗美食名扬海内外。冬日的濠江,热气腾腾,暖意浓浓,让人不禁放慢脚步,品味烟火人生,享受甜美生活。 制作技艺:鲜鱼洗净砍头去尾,刨皮起肉并将肉剁成浆,然后加入配料,用手掌快速拍打至胶状。将拍打好的鱼蓉挤成丸状放入温水中,待鱼丸凝固定形后用文火煮至鱼丸浮起即可。 节气美食文化:达濠鱼丸雪白浑圆、富有弹性,味道鲜美,醇香而不腻,是潮汕人餐桌上的美味,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推荐打卡点:达濠李老二鱼丸、蒂蒂香鱼丸、晶华鱼丸、乙记鱼丸 推荐理由:达濠鱼丸,是汕头市濠江区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技艺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是濠江的“金名片”。达濠鱼丸是《周礼》“八珍”之一的“捣珍”在达濠饮食文化的延续。据记载,100多年前一位民间手艺人梁晶合创造出制作优质鱼丸的工艺,使达濠鱼丸达到质的飞跃,食客品尝后都赞不绝口。相传在当时,达濠籍名士张国栋几乎天天到梁晶合的小食店品尝新出炉的鱼丸,并为小店留下了一副对联:“得味一尝三拍掌,闻香十步九回头”。达濠鱼丸美食节于2017年元旦首次开幕,至今已成功举办5届,成为濠江美食文化旅游的特色名片。2019年,达濠鱼丸入选金芒果好地标TOP榜年度十大推荐品牌。 制作技艺:制作东京丸基本靠人工,工序十分繁琐,包含洗净、晾干、剥皮、磨薯、换水、搅拌、沉淀、吸水、筛粉、摇丸、晒丸等环节。其中,仅换水、搅拌、沉淀的程序就至少要重复三次,等倒出的水足够清澈才算完成,这个过程就要花上一周的时间。 节气美食文化:冬至前后,正是食用里前东京丸的时节。东京丸是潮汕人的味蕾记忆,过去,潮汕许多人家习惯备着东京丸,小孩咳嗽或上火,家里的老人就会嘱咐“吃碗东京丸汤”。逢年过节时,巧手的妇女会将东京丸搭配姜薯、红糖一起煮,做成经典的潮式糖水,寓意“团团圆圆”。 推荐打卡点:濠江区滨海街道里前社区礼前种养专业合作社 推荐理由:东京丸用东京薯制作而成。东京薯是潮汕的特产之一,其外形似竹荀,富含淀粉。东京丸形似西米,煮成糖水口感软糯清甜,有团圆、甜蜜的象征,又有早生贵子、儿孙满堂的寓意。对于潮汕人而言,一碗东京丸糖水代表着家的慰藉,是藏在美食里的乡愁。同时,东京丸具有清肺止咳、清热去燥等功效,是一款药食同源的乡土美食。 制作技艺:得益于濠江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岗背社区的农民采用传统种植技艺,进行为期20天的绿色生态培育,这样种植出来的益母草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口感爽脆、清甘无渣。 节气美食文化:常食益母草有益身心健康,这是濠江人家的味道,也是风味独特的潮汕味道。 推荐打卡点:金角牛肉(岗背益母草体验馆) 推荐理由:金角牛肉(岗背益母草体验馆)把益母草和牛肉结合起来,创新推出益母草牛肉火锅。在牛肉火锅浓香的汤水里,搭配新鲜采摘的益母草,有滋阴壮阳、温润补益的功效。 制作技艺:制作鱼饭的第一步是清洗和腌制,即在锅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水。接着把鱼装入竹篓并放上铁筛,然后把鱼篓放入盐水锅中蒸煮。煮熟之后,用沸盐水淋洒鱼身冲洗干净,再将鱼篓放在架子上晾凉。随着温度的下降,鱼的肉质变得更加紧实,鲜美的鱼饭就制成了。 节气美食文化:在秋冬季节,人们通常用带鱼等当季海鱼来制作鱼饭,既保证食材新鲜,又保有海鱼的鲜甜。鱼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烹饪时其鲜美的鱼肉汁水会在鱼皮内部形成一层鱼冻。当品尝时,鱼冻会在口中融化,缓慢释放出浓郁的鱼肉汁水,如果再佐上一碟小小的豆酱,又是另一番风味。 推荐打卡点:德裕隆 推荐理由:鱼饭制作技艺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濠鱼饭以其独特的蒸制技艺和鲜美的口味成为濠江区的美食名片,近年来,先后多次登上央视以及各省市荧屏。原生态的达濠鱼饭,蕴含着潮汕先民的智慧,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擅烹海鲜、原汁原味、制作精巧”的特点。随着潮菜的兴起,鱼饭在传承保护下,凭借其独特的制法与口感名扬海内外。 制作技艺:墨斗卵粿即用乌贼的卵制成的粿品。这种食物要先用刀将新鲜墨斗卵压散,加入鸡蛋清和雪粉,然后搅拌成浓稠的糊状,吃的时候再切成薄片用油煎。煎出来的墨斗卵粿呈金黄色,里面软嫩雪白,很有嚼劲,既可蘸红辣椒酱吃,也可配上甜桔油,味道鲜美可口,是饭前饭后的一道美食。 节气美食文化:寒冷的冬天,吃上焦香鲜弹的墨斗卵粿,饱腹低脂,让身体充满温暖与活力。 推荐打卡点:晶华鱼丸 推荐理由:无论作为日常小吃,还是盛宴佳肴的佐餐,墨斗卵粿都是濠江人餐桌上一道不可或缺的美食,也是漂泊在外的濠江游子心中难以卸下的一份牵挂。 制作技艺:食用东湖紫菜,事先必须先烤熟,最好是用木炭微火慢慢烘烤,使其菜叶由黑变绿为佳。每年冬至前后至次年立春,是东湖紫菜收获的最佳时节。 节气美食文化:说到紫菜,很多东湖村民就会想起一句俗语“危险过打紫菜”,因为东湖紫菜的生长环境气候阴冷,采菜人需冒着凛冽的寒风,乘着海水退潮的时机采摘紫菜。脚下是湿滑的岩石,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海洋,采摘风险极大。但是,只有阴雨侵袭,海浪越大,紫菜的品质才会越好。每年立冬后,紫菜就开始生长,等长高到一丈左右后就可以收割了。 推荐打卡点:东湖社区 推荐理由:东湖紫菜以其口感酥脆、色泽黑亮、味道鲜美,煮后能隔夜不变色而远近闻名,用木炭烤后入口更香、更甜,又吃不出“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