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广东省政府印发了《汕头临港经济区建设总体方案》,为汕头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带来新机遇。濠江区三面环海,同时拥有内、外海湾,海岸线总长108公里,辖内有广澳港区、汕头综合保税区、国家一级渔港等优质资源条件,在发展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区司法局紧贴中心、紧扣重点,积极激发“海洋”潜力,着力写好“护航”文章,深化涉海领域法治化治理水平,推动法治服务工作迈入海陆同频新阶段。
法治宣讲进渔家,安全意识入人心
3月19日,濠江区普法办、区法律援助处联合汕头海警濠江工作站组织当地渔民代表在工作站举办了“守护蓝色家园 渔业法规先行”主题法治宣传讲座,为渔民们送上了法治护航的“安全锦囊”。活动中,专家精准聚焦渔民关切的问题,围绕合法捕捞的规范、渔业禁止性规定及违规代价、渔业犯罪及后果、海上作业安全保障等四个核心方面,结合《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向渔民代表详细阐释依法捕捞的相关法条和规定。针对渔业活动中诸如非法捕捞、海底光缆破坏、海上安全生产事故等高频风险点,专家巧妙运用通俗易懂的本地方言,并结合实际案例以案释法。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渔民们能够轻松理解法律知识,引导他们以案为鉴,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区司法局普法志愿者会同海警执法员多次深入渔港、码头延伸普法工作,向停靠在岸边的渔民发放《村民民法典实用手册》《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及《非法捕捞案例》等宣传资料,帮助渔民们认识到依法经营、规范作业不仅能有效保护自身权益,更是促进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海警司法多联动,海上纠纷巧化解
2024年12月25日,一艘渔船在汕头市濠江区海域捕鱼作业时,突发意外,一名阳江籍船员陈某因操作不当意外落水失踪。经全力搜救无果后,船方和陈某的家属均确认失踪人员陈某已无生还可能性。双方就赔偿金额问题展开协商,却一直无法达成一致。
得知该情况后,汕头海警濠江工作站立即启动海上纠纷调解机制,联合濠江区司法局达濠司法所主动介入调解。调解初期,从阳江市阳西县远道而来的陈某家属,因难以接受亲人离世的残酷事实,加上舟车劳顿,情绪异常激动,提出了150万的死亡赔偿金诉求。调解员深知此刻稳定家属情绪至关重要,于是采取“背靠背”的调解方式,分别了解陈某家属和船方的诉求,仔细听取双方意见,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情理”出发,充分顾及每个当事人的感受和诉求,再巧妙结合“法理”有条不紊地开展调解工作。
在与双方当事人面对面的协调过程中,双方在赔偿数额上存在巨大分歧。同时,船方经济困难,难以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支付赔偿金给陈某家属。针对这些问题,达濠司法所及时联系濠江区法律援助处,由濠江区法律援助处指派律师现场为陈某家属“讲法”,详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释明法律规定的赔偿标准,并依据相关法律对船员意外死亡赔偿标准金额进行了测算。就船方无法短时间一次性支付赔偿金的问题,调解员提出了分期支付的建议。在耐心细致的协调下,双方在赔偿总额、分期支付赔偿金额与期限等关键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船方赔偿陈某家属共计人民币93万元,这场海上意外赔偿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每年因渔船碰撞等原因,海上事故时有发生,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劳资纠纷等案件数量较多,自去年3月濠江区司法局与汕头海警局濠江工作站联调成功化解一起外地船员意外落水死亡赔偿纠纷后,此次成功调解是濠江区司法局联合汕头海警局濠江工作站共建以来又一典型案例。通过深化发展“海上枫桥经验”,共开展海上纠纷排查活动69场,调处多起矛盾纠纷,调解金额近200万元。
风从海上来,扬帆正当时。区司法局将继续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将法律服务精准“送”到海上,通过融志愿服务、法律服务、普法活动于一体,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法治实践,以法治护航,共同维护濠江海域的平安和谐,为高质量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