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澳街道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紧紧围绕省、市、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工作部署,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百千万典型培育和各项工作。2023年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64亿元,同比下降0.5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36亿元,同比增长83%。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武装。一是坚持落实好常态化学习制度。街居两级党组织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党组织会议专题学、青年干部“半月谈”研讨学等方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切实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用理论知识指导工作实践。二是坚持运用好多平台学习。联合市委党校开办广澳街道青年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结合青年人才“先锋培优”工程,依托街道党校宣讲阵地,组建“广澳街道青年干部能力素质提升班”,抓好新晋干部、社区工作人员集中培训和结对帮带;充分利用街道党校、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活动阵地,组织开展青年干部学习交流、邀请院校专家学者开展培训授课、领导同志进行集中宣讲等学习活动;组织街居两级干部外出培训交流,学习先进地区、友邻区县镇街社区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转化为“广澳模式”,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
2.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一是分级分类,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主题教育期间,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探索推出党员差异化管理教学菜单,比如:对外出党员,我们推行“一对一帮学”“云间课堂”等学习方式,并以支部为单位适时组织开展“云端”研讨。同时利用外出党员节日返乡之际,举办“我为家乡献一策”座谈会,引导外出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对老党员,我们依托网格党支部全覆盖组建“送学”小分队,开展“送书到家 潮语宣讲”送学活动,用“潮汕话”传递党的好声音,打造“行走”的党员课堂。二是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实效利长远。结合“双报到双服务”活动,依托党建“叶脉工程”,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聚焦群众普遍关注、反应强烈的问题,研究制定《广澳街道及各社区2023年重点工作一览表》,整理形成73项重点工作,坚持分类推进、分层实施、分批解决。
3.全面推行“党支部建在网格上”。专项推进“党支部建在网格上”机构实体化、责任清单化、运作规范化,推动形成“党工委为龙头,7个社区党组织为支点,32个网格党组织为触手”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加快构建“8个1”,即“一个机构、一张网格社情图、一本网格情况台账、一份工作责任清单、一套内宣机制、一个实体运作机制、一份考核制度、一个微奖励机制”,推行“一格多员”常态化管理服务,以及网格内“微治理·微服务·微奖惩”,探索规范乡村民居风貌、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安管理、民生民安服务的网格化运作模式,建立“街居统筹、网格宣管、群众参与”治理格局。
4.加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规范化。全面推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广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启动建设,计划于今年底完工。指导辖内7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建设工作,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优化运作方式,全面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水平。
5.深化助力区域发展党建共建工作。推动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共四大类26组结对单位签约共建,织密党建“共建网”,加强村校企结对帮扶,目前已动员20家本地企业、14家综保区企业、2家在外乡贤企业、辖内各所高职院校与7个社区确定“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关系。2023年社会共建项目30个,筹资约1136万元。
(二)鼓足干劲,“百千万工程”开局起势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广澳街道立足自身实际,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海上风电产业园、广澳深水港、综合保税区、东湖职教高地四大功能区资源集聚优势,形成“三区一带”发展思路,即依托侨乡文化资源,以东湖社区为载体打造侨文化展示区;依托园区产业资源,以园区周边埭头、溪头、大蔚、三遼社区为载体打造产业配套区;依托港区和渔业资源,以广澳、河渡社区为载体打造渔港经济区;通过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动辖内7个社区环境品质、功能配套水平整体跃升。结合街道整体发展思路,各社区制定规划发展“一张图”、重点任务“一本账”、建设项目“一份表”、结对帮扶“一张单”、示范亮点“一项目”,目前已有广澳社区、东湖社区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街道、社区对标推动典型培育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三)乘势而上,乡村振兴探索新篇
1.加快推动“智慧低碳·侨风人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智慧低碳·侨风人文”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建设共15个子项目,包括实施广南路、东七路、溪头工业区路网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广澳“两街”、埭头工业区、下五片老寨等立面修缮提升工程,东湖古村落、溪头六府家塾、河渡威武寨等文物保育活化工程,串珠成链辐射带动城乡品质协同提升。广澳街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在2023年8月启动建设,项目建安投资约1.8亿元,涉及15个乡村基础设施子项目,截至2023年底工程建设进度约22%,完成投资额近4000万元。
2.加强集体“三资”交易管理。全面厘清发展“家底”,共清理盘点闲置厂房26189平方米、零散集体建设用地723亩。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资源,将集体建设用地、农地、林地、商铺、厂房进行公开招租,鼓励社区群众投资兴业,今年来多渠道招商引资,2023年完成集体“三资”交易25宗,其中资产资源18宗、工程7宗,成交金额15408335.92元。
3.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围绕“产业进园区,服务靠社区”发展思路,紧跟各大功能区发展步伐,引导各社区激活集体存量用地与厂房,重点承接配套产业,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为集体经济赋能增效,2023年共盘活闲置用地3宗共41.6亩,盘活闲置厂房13宗共1.46万平方米。比如利用集体用地实施临港“工改工”项目,建设临港工业综合园区;经营临港运输货场,服务港口物流集疏;建设教育园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配套周边院校师生;通过经联社物流公司承接广澳港区标箱运输业务等等。
(四)承压奋进,重点项目提速打造
围绕汕头“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以及“1+3+3”海上风电生态体系建设,落实重大项目供地落地双服务,抓早抓细项目征地、拆迁、清障等前期工作,切实做好土地要素保障,促进区域产业聚链发展,今年来配合征地、清障10宗,供地约880亩。确保大唐风电、华能风电登陆站、风电“四个一体化”、固韩重工、风电培训中心、技师学院扩建等项目顺利建设,近期综保区北扩、广澳港区三期、风电产业园对外通道等征地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项目推进情况如下:
1.配合开展汕头综保区北扩有关工作。完成北侧434.4国有存量用地、152亩综保区配套用地、埭头经联社63亩集体建设用地、62亩滩涂用地青苗附着物踏勘及补偿测算,按程序报区政府审定。
2.加快推进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及配套工程清障前期工作。按照区测算范围,组织摸查1302亩广澳港区三期规划范围附着物有关情况,形成附着物清障补偿测算方案,同步配合做好疏港铁路、进港运输通道路线选址及附着物清理工作。
3.全速全力推进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园基础建设配套项目(一期)清障交地工作。加强对接濠江区工业园区办,牵头埭头、溪头社区推进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一期)项目用地清障、附着物评估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收回补偿问题,至目前埭头段已完成附着物清障补偿59宗39.7亩,溪头段已完成附着物清障补偿92宗47.61亩。已完成磊广路南侧、青州东路东侧约35亩用地征收及收回工作,目前正会同区土储中心与用地方洽谈产业园补充用地征收事宜。
4.全力服务支持海上风电产业建设。华能勒门(二)海上风电场项目陆上开关站用地清障补偿,陆域海缆沟用地清障补偿和海域养殖补偿工作已完成,目前陆上开关站已基本完成建设,正在敷设陆上输出电缆。海上风电培训楼项目涉及三遼社区用地清障补偿协调、勘探工作已完成,已启动建设。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项目正加快推进征地组件及清障补偿工作,溪头段81宗已清障补偿73宗,埭头段66宗已清障补偿35宗。产业园人才公寓项目已与园区办对接初步确定用地选址,目前正深化设计及合作经营方案。
(五)落实落细,城市风貌提质升级
1.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着力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废料“混堆”“乱堆”顽疾,近期已完成对“前澳埠”“田口湾”“流水户”等历史垃圾堆积点位的集中整治;推动海岸线环境卫生整体提升,实施完成东湖娘屿滩海洋垃圾集中整治;完成街道全域环卫保洁服务项目招标,同步完善监管责任机制、月度考评机制及网格协同机制,加大保洁人力设备投放,升级更换一批垃圾转运设施。
2.持续强化城乡秩序管控,深入推进“六乱”整治,坚决遏制和拆除违章搭建,拆除违法建设共9宗,累计拆除面积为9.96万平方米;实施广南路违建专项清拆行动,积极开展入户宣传动员工作,争取村民支持和配合,对于已腾空的构筑物立即组织施工队进行清拆,目前已顺利拆除违建物39宗共8083平方米,已做通工作待拆除14宗;严厉打击涉土违法行为,今年来完成整治违法图斑共10宗,面积共31.35亩;试点推行东湖社区建房管理和风貌管控居民公约,采用“保证金+网格监管”的新方式,加强对乡村自建房立面风貌和建材乱堆放问题的管控。“压实护林员责任+无人机不定期巡查”强化殡改工作,平毁“生基”90穴,复绿约1200平方米,植树350株。
3.纵深推进绿美广澳行动,党员户带头,充分利用居民房前屋后空隙地,见缝插绿植绿,2023年共整修补绿“四小园”12个,新增绿美“四小园”5个;结合“绿美濠江”生态建设,开展全民植树活动,清理整治零散边角地,联合有关部门开展绿美濠江植树活动,共种植木麻黄、小叶榕等树种约4000株,对东湖社区盐埕尾废土堆进行绿化改造,将废土堆蝶变为海边绿地。
(六)加强排查,平安建设纵深推进
1.一案一策化解矛盾纠纷。结合辖区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涉及面广的实际,针对辖内信访积案,逐一分析研判,逐个明确包案责任人,研究形成“一案一策”化解思路,开展信访案件集中化解行动,努力减存量、遏增量,落实包案工作组加密接访、下访、走访频次,建立重点信访人对接联系机制,对能化解案件及时推动化解,对暂时无法化解的矛盾纠纷加强稳控。今年来完成群众来访7批13人次的协调化解工作,调处矛盾纠纷5宗,办结上级交办信访件5件,处置应急突发事件3宗,排查历史积案4件,正在加快推进化解中。
2.从严从实抓好安全生产管理。一是加强自建房安全管理。组织在建自建房安全巡查专项行动5次,出动人员48人次,排查在建自建房131座,发现隐患并责令整改38个。二是强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回头看”,对辖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场所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检查,累计共检查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场所575家次,整改存在一般隐患971处。三是深刻吸取“6·5金平燃气闪爆事故”“6·21宁夏银川燃气爆炸事故”教训,深入推进燃气安全装置安装工作。加强在建工地、燃气安全管理,今年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21次,检查工地6处次、燃气供应点22处次,排查安全隐患52个,已责令整改到位。四是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宣传活动,落实渔船停泊点安全巡查615人次,检查渔船482艘次,发现隐患问题103条,已完成整改103条;联动广澳海事处、汕头招商局港口集团、濠江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濠江海警工作站等开展海上联合巡航巡查5场次;开展“2023年水上安全生产知识进渔村”宣传教育活动1场次,参加113人次。五是合理调配人员,建立14个卡口临时党支部,实行“群内点名、群内通报”工作制度,落实落细森林防火工作。六是做好三防工作,重点抓好周角闸、广澳大港、河渡大沟防汛工作以及后江渔港渔船的防风工作;对低洼地带加强巡查监管,辖区三防工作总体形势持续平稳,未接报自然灾害事件。
(七)民生为要,构建和谐社会
1.着力完善基本服务功能。一是积极宣传社会保障政策和劳动就业政策,提高征缴力度。截至12月底,辖区内共有低保户262户,639人,每月发放金额共计444656元。办理初次失业登记证4人,城镇人员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退管人员社会化管理6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总参保人数共19060人,参保缴费人数2678人,占年任务28.4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26122人,参保缴费率95%以上。二是支持幼儿教育发展,协助溪头幼儿园申办托儿机构资质,做好3岁以下学龄儿童教育工作。三是加强拥军优属服务,开展退役军人优抚、社保接续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光荣入伍送兵等工作,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获评“省四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推进各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示范建设。四是分设南湖工业区、埭头工业区综治工作站,深化广澳后江渔港“双反”示范点建设,全面提升社区治安联防队伍素质能力。
2.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提升惠侨服务能力,落实“侨房管家”制度,加强侨房保育活化,目前摸查登记侨房71户,先行纳入试点管理23户,其中“月德楼”侨房已打造成为全市首个社区级侨博馆。开展暖心便民服务,在东湖、广澳、三遼社区开设老幼幸福食堂、老人免费理发店。完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通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增设埭头、广澳社区卫生服务站点。补齐辖区学前教育短板,配合推进广澳中心幼儿园建设,助推华附幼儿园招生办学。
二、存在问题
(一)征地清障工作压力大。因受群众传统观念和逐利思维等客观因素影响,征地清障尤其是涉及坟墓清退、房屋清拆问题,工作阻力大、协调难度大,牵制街道、社区大量人力精力,个别重点项目未能按期完成征地供地。
(二)集体土地空间受限制。辖内各社区因支持服务各大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历史被征土地逾18000亩,各社区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少且较为零散,发展空间局限,仍需等待片区重大项目用地调整、空间规划修编的时机,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优化规整。
(三)专业团队人才较缺乏。集体经联社、合作社、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社区“两委”干部,整体管理经营水平不高,缺乏职业经理人等专业人才。项目推进建设缺乏高水平的策划、设计、运营团队介入助力,未能用活用好本地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集体物业资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凝思想,强本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下来将结合主题教育,强抓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贯穿始终,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先进案例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增进创优求胜的共识,锻造一支干事能力与“百千万工程”实施目标相匹配的基层干部队伍,将主题教育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二)找差距,明方向,及时优化工作思路。充分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找准短板弱项,进一步优化工作思路,做到统筹全面、突出重点,在发挥联城带村功能,带动城乡品质整体提升的同时,重点对东湖社区进行匠心打造,围绕社区“一心一环两轴”发展规划,打造极具潮风潮韵的最美侨村,争取抓住明年举办“两大盛会”的重大机遇,将东湖社区推向更高更好的展示平台。
(三)引资源,借外智,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一方面是要把现有的“村、校、企”结对帮扶工作做细做实,抓紧谋划一批帮扶共建项目,将帮扶力量转化为惠民实效,让支持参与广澳“百千万工程”的社会各方有荣誉感、有成就感。另一方面是要多渠道引进外脑外智,利用好上级帮扶工作队和周边院校人才资源,组建街道“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同时寻找高水平的谋划、设计、运营团队,为美丽乡村提质升级把脉支招,弥补思维思路上的局限和不足。
(四)优环境,强经济,打造表里兼修和美乡村。省委第四巡视组在广澳考察调研期间,指出广澳乡村风貌管控不好的问题,提出要将乡村美丽风貌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牵引力。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把基础设施建设、农房拆旧建新和风貌提升、文化保护相结合,打造一批“潮”味、“侨”味浓厚的乡村风貌样板,以点带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此外,在乡村“塑形”提升的同时,坚持做好经济“强基”工程,持续依托重点产业发展契机,加快实施产业园配套商业街区、东湖夜市、菊园驿站、农民公寓商业裙楼、园区人才公寓等一批集体经营性项目,做大集体资产家底,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进而推动乡村美丽环境长效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