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向海而生、因港而兴,拥有广澳港区这一粤东唯一核心港区,港口集疏运体系较为完备,海上风电等新兴临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今年上半年,广澳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35.4%。
记者了解到,广澳港区三期项目用地范围约50亩用地已于日前基本完成清障,项目将于9月中旬实现实质性开工。
随着广澳港区三期工程的启动,不断夯实的配套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日益壮大的发展势能,为汕头打造临港经济区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汕头港口货轮繁忙。 受访者供图
9月中旬将实质性开工
汕头港广澳港区三期工程项目位于广澳港区东作业区一港池西侧、三港池东侧和北侧,项目将新建1个7万吨级和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5万吨级和5个2万吨级通用泊位,2个5万吨级滚装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等内容。
据汕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目前已完成节能评估、陆域形成环评、安全评价等25个专题,以及项目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外部性审查等工作,确保在9月中旬实现项目实质性开工建设的目标。此外,同步加快推进项目配套进出港道路和后山开山工程等施工进度,计划与三期项目同步在9月中旬前进场施工。
作为粤东地区唯一的核心港区和公共物流枢纽,广澳港区外贸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今年上半年达26.7万标箱,同比增长35.4%。此外,进口石膏等货源获得回流,广澳港区进口矿产品大幅上涨。截至7月,矿产品进口量超8300标箱,同比增长超1600%。
近年来,汕头港广澳港区二期工程、防波堤工程和航道二期工程“三大工程”全面建成,广澳港区年设计通过能力由原来的25万标箱上升到168万标箱。待广澳港三期项目工程建成后,广澳港区集装箱总设计通过能力将新增60万标箱,推动海铁联运业务发展。
打造海铁联运枢纽
当下,汕头正聚力建设临港经济区,发展临港制造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集群,打造支撑汕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东南沿海区域性综合贸易航运中心及产业开放合作门户。
依托广澳深水港选址规划,汕头临港经济区具备联通粤闽赣原中央苏区的腹地优势,港口航运条件较好。广澳港区开通国际集装箱航线25条,通达13个国家和地区60个港口,实现直航东南亚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省前列。
随着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一批集装箱、通用散货泊位及配套场站等设施,将有利于推动港区功能优化调整、承接汕头湾内港口功能转移,实现港城和谐发展,推动广澳港区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和综合开发、推动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汕头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将在新建3个集装箱泊位的基础上新建7个通用泊位,是腹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汕头港打造粤东地区中心港口、助力粤港澳世界级港口群建设的重要支撑。
此外,广澳港区三期工程将与同步规划建设的广澳港区疏港铁路形成海铁联运。随着“散改集”发展和后方产业调整升级,在能力紧张时可利用通用泊位承担集装箱装卸,必要时可通过技术改造为集装箱专业化码头,满足未来集装箱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