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512754542113A/2022-01089 分类:
发布机构: 汕头融媒集团 成文日期: 2022-05-31
名称: “只要是建校和办学发展需要的,我照单全收”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5-3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只要是建校和办学发展需要的,我照单全收”

发布日期:2022-05-31  浏览次数:-

  改革开放以来,濠江区广澳街道片区民间捐资助学的数量增长迅速。旅外侨亲和乡贤不仅成为投资兴业的先行者,同时也重视文化传承,热衷于捐资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许多动人的故事持续不断上演。据不完全统计,该片区东湖小学、溪头禧伦小学、广澳学校、三寮小学、埭头学校以及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等,海外侨胞及国内乡贤捐资建校的资金总额累计达到5.55多亿元。

广澳华侨乡贤助学剪影

▌广澳学校:众擎易举共助发展

  广澳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党政对于学校的发展十分重视,海内外乡亲也都竭尽所能协力帮助这所乡村学校的持续发展。

  1986年,广澳学校的教学点尚较为分散,教学管理存在不少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广澳村委会积极发动乡众捐资办学,共投入资金182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7845平方米,建筑面积2222平方米的二幢三层教学楼和一幢三层教师宿舍,成为当时乡里楼层最高的楼房。

图片

  为了解决当地学生入读初中的问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减少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广澳社区的领导班子决定再次发动当地的企业家和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扩建广澳学校的校舍。于是,村里的乡贤或一万或一千地纷纷捐出资金,更有乡贤郑学炎和郑添喜分别捐出100万元和1100万元,很快就筹得资金1870万元。结果,新校舍于2007年开始动工建设,至2008年11月基本完工。现在,学校占地面积达到31793平方米,建筑面积13391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1.04%,拥有综合办公楼、标准化教学楼、教师宿舍楼等共6幢,建设有252个座位的多功能录播室兼会议厅等设施,成为濠江区办学条件较为优越的学校之一。

▌禧伦小学:用心良苦寄望学生早日成才

  溪头村的禧伦小学是村里的香港同胞徐笃禧徐庆伦叔侄合共捐资70多万元建成的。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两位先生亲力亲为,还刻意在设计方案上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为学校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学校的大门两侧筑有两口象征墨砚的方井,寓意“墨香蕴育,文思泉涌”;校门两边还栽上两株笔挺的乔木,象征两把“笔杆子”,寄意学校今后能够人才辈出;校园里还种了龙牙树和金凤树,期望学子成龙成凤,学业有成。这些细节设计,都隐含着两位捐资者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为铭记他们的桑梓情怀和为学校作出的贡献,溪头村专门从他们两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组成了学校的校名。

图片

▌三寮小学:村慈善会时刻关注的焦点

  海外侨胞与乡贤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回馈是多形式、多渠道的。三遼社区居委会联合华侨、乡贤成立的三遼社区慈善会,就为当地的小学提供了长期的资助。

图片

  三寮小学有独立的校园,占地面积69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28平方米,是一所富有朝气的乡村学校。多年来,三寮小学的办学陆续得到村慈善会的捐助。三遼社区慈善会分别于2003年捐赠给该校图书和阅览桌椅等共值5万元;2004年捐赠给该校一批门窗;2015年为该校学生捐赠校服1028套计4.6万元,还捐赠电脑配套设备5.2万元;2017年捐赠给学校空调机7台共2.7万元;2021年资助校舍维修资金和空调机共10万余元。此外,自2013至2019年,三遼社区慈善会每年还为学校发放助学金2万元;自2020年至今年,其资助的奖学金又提高到3万元,共计27万元。

▌众人拾柴火焰高 埭头学校上层楼

  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埭头学校显得格外美丽。崭新的教学楼,琅琅的读书声,操场上的欢呼雀跃,校园里的绿草如茵,谁能想象上世纪90年代以前,这个学校只是没有任何配套设施的几间瓦房,连作为操场的一小片空地碰到下雨都会变得泥泞不堪。

图片

  令人高兴的是,发展教育事业是人心所向,在濠江凡是提到兴学助学都能得到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2006年,埭头社区退休的党支部书记黄汉登,倡导成立埭头兴学育才助学奖教理事会,埭头社区在外创业的热心企业家以及汕头市立丰集团董事长黄廷耀立即积极响应,很快捐出资金95.9万元帮助完善埭头小学的配套设施。

  2018年11月,濠江区又正式启动了埭头小学的校舍改造工程,并于次年8月将学校升级为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将学校更名为濠江区埭头学校。升级改造后的埭头学校拥有两幢教学楼、一幢教师宿舍楼,而且配套了200米环型跑道、篮球场、五人足球场、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计算机室、创客室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只要是建校和办学发展需要的,
我照单全收”

  提起濠江乡贤林隆彬,熟悉他的人无不交口称赞。这位出生于濠江东湖村的香港企业家,是上海保辉房地产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有着潮汕人的豪爽大气,更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热衷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11年前,他斥资3100万元为家乡东湖村捐建了一所小学;5年前,他又大手笔投下5.1亿元的巨资,为濠江区兴建了一座占地185亩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无偿捐给当地政府使用。

图片

▌接力捐资建设东湖小学

  上世纪50年代,东湖村的小学办在村里的严厝祠堂,祠堂中间的大厅是学校的办公室,两边及走廊用木板分隔成四个教室。后来,东湖小学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增加上乡中祠堂作为分校,直到1973年才在陈山边建成占地12亩的“正式”学校。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湖村的旅外乡亲和热心人士于1990年捐资重建了新小学,其中旅泰侨领林来荣一人就出资50万元人民币。这座新学校坐落于村里的虎康山边,占地约30亩,建有教学楼、综合楼、礼堂和教师宿舍。

图片

图片

▲ 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小学部(下图)即原东湖小学(上图)

  2011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林隆彬回到家乡探亲,看到村里的小学虽经多次改建,结束了以往在旧祠堂上课的状况,但学校的硬件环境仍然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无法适应学校师生的教学需要。于是,他决心秉承先辈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助力家乡兴学育才,为家乡建设一所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新学校。在村里干部的带领下,林隆彬亲自跑遍村里周边的每个角落,最终在村的西北方向选定一处空地来建学校。他先后筹集了3100万元资金投入学校的建设,终于建成一座美轮美奂的全新学校。这座新学校规制宏大,包括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办公楼、多媒体楼、礼堂和体育中心等设施,环境优美宜人,四周绿树掩映,处处鸟语花香。所有进村看到这座小学的人,都无不惊叹在东湖村还建有这么一所现代化气息浓厚的乡村学校。

▌主动出资建设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

  2017年,濠江区委区政府高位推进教育“1+8”综合改革,谋划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在濠江区建设一所高品质的示范性学校。林隆彬闻知这一消息后旋即作出响应,主动表态愿意承担这所新学校的全部建设资金,在学校建成后无偿捐献给政府。

图片

  林隆彬领下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的建设项目以后,尽管自己公司的业务十分繁忙,仍然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从项目开始策划到工程开工建设,他都一直亲抓紧跟,经常深入到工地现场了解工程进展的情况,解决碰到的各种问题。一位当时负责筹办学校的同志回忆说,2019年盛夏,学校的施工正进入收尾的关键阶段。为了确保顺利完成工程进度,林隆彬几乎每天清晨都会早早来到工地,和工人们奋战在一起。在炽热的阳光下,只见他头戴草帽穿梭于工地之间,汗流浃背地指点着工人施工,连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在他的倾情付出和直接参与下,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这所规模恢宏的现代化学校,终于在2019年8月28日正式宣告落成。

图片

图片

  在学校的落成典礼上,林隆彬将一把作为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象征并镌刻有学校平面图的金锁匙,亲手移交给濠江区人民政府。同年9月1日,学校开始敞开大门迎接第一批孩子入学。从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打下第一根桩开始,到整座学校落成交付使用,全程仅用了418天的时间,林隆彬和他的公司创造了令人赞叹的“濠江速度”。

图片

▌“只要是学校发展需要的尽管说”

  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地处濠江广澳街道的东湖教育园区,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学校校舍的建筑由林隆彬专门从上海请来的专家主持设计,以“山水濠江、书香院境”为主题,借鉴岳麓书院“庭、园、院、廊”综合为一体的理念,力求建成一所高质量的生态人文校园。

图片

  在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林隆彬可谓全力以赴,不计成本。在每次现场办公会上,林隆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是建校和办学发展需要的东西,你们尽管提出来,我照单全收。”因此,学校的设施配套均超过义务教育省标准化学校和国家示范性高中的建设标准。学校的中学部建有教学楼、综合楼、图书馆、文化交流中心、体育馆、游泳馆、学生食堂、学生宿舍以及教师公寓等14座单体建筑,配套有功能齐全的各类功能室、实验室、探究室、社团室、音美活动室,以及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健身房等配套设施。除了这些大型建筑物之外,小至学校的电子班牌、纳米黑板、精品录播室等,林隆彬都为学校一步配置到位。为使住校的教师能够安心和专心工作,林隆彬不但为老师们配备单人单间的教师公寓,连公寓里的配套家具他也亲自挑选拍板。学校临近竣工时,林隆彬看到进校中庭广场铺设了混凝土压制的地砖,觉得与学校建筑的整体风格搭配不上,立即决定全部更换成花岗岩石板,为此多花了300多万元。学校提出要在每间教室装上视频设备,林隆彬马上“照单全收”,二话不说为学校建立起智慧校园系统,使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正是由于林隆彬全心全意的无私奉献,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终于成为濠江区一处精美的地标。但是,林隆彬并不以此为满足,在他内心深处始终蕴含着时刻准备反哺家乡的深情,每次回到家乡他都会到学校走走看看,询问学校还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他曾对学校的领导说:“学校建得漂亮只是外在的东西,关键是要把学校的教育质量搞上去。”为了推动学校师生教好学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林隆彬在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建成投入使用之时,还发起成立了“华南师大附属濠江实验学校教学促进会”,负责每年对学校师生进行奖教奖学的有关工作。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