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书琴同志之墓,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礐石风景名胜区焰峰山南坡,东经116°41′1″,北纬23°19′56″。
吕书琴(1920-1961),原名书勤,曾用名汝峰。河北省肃宁县五区百道口村(今属窝北镇)人。1937年参加村青年抗日先锋队,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村长、区长、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部长等职。1951年奉命南下,在揭阳县(今揭阳市)工作,先后任县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书记、中共汕头地委委员。吕书琴很重视文化和理论学习。1952年他带头参加干部业余学校学习,以身作则,认真听讲,使当时机关干部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1956年6月,在中共揭阳县委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吕书琴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尔后,他领导全县干部认真落实党代会通过的《揭阳县7年建设规划及1956、1957年工作任务》(草案),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在他任内,1957年建成三洲拦河坝,1958年1月建成新西河水库及全部配套工程,保障农业的稳产高产。他很重视揭阳教育工作,于1956年至1957年在全县创办了北洋、渔湖、华侨、金和、霖磐等11所中学,为普及初中教育创造条件。他也十分重视工业生产,为适应蔗糖生产发展需要,主张扩建揭阳糖厂,同时创办了电工机械厂等工厂,为揭阳工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他一贯艰苦朴素,深入基层,从不搞特殊。1960年农历正月初三,带领有关部门上八乡山,帮助发展山区经济,因劳累过度而病倒,1961年逝世。吕书琴在揭阳工作近10年,抓农业、兴水利、办文教,获得较好成绩,作风朴实,为干部群众所爱戴。
吕书琴同志之墓,始建于1961年11月,整座为花岗岩砌筑。主墓筑于一矩形平台上,长5.0米,宽4.0米,高0.56米。墓碑碑面竖刻“吕书琴同志之墓”7个红字,长0.79米,宽0.47米,高1.15米。据碑文记载,吕书琴曾任中国共产党汕头地方委员会委员兼揭阳县委员会第一书记。
吕书琴同志之墓,属汕头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管理,墓地四周林木茂密。该陵园2008年5月被公布为广东省公安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2011年10月被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公布为汕头市“锤炼坚强党性培训工程”教学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4年1月被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公布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8月被汕头市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公布为汕头市国防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