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濠江丨厉害了!他们为家乡整理出宋代至民国石刻拓片共六百多帧!
  • 2020-06-03 09:43
  • 来源: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 抵御时间侵蚀的石刻拓印 

          石刻拓印技艺是指用墨汁将硬物表面的文字图符,复制到纸上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是我国古老的传统技艺之一,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拓印出来的拓片是记录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载体,凡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建筑、民族民俗等等,都可从拓片中找到有益的鉴证材料。


           风景秀美的濠江是文人雅士流连忘返之地,濠江因此留下众多碑刻名联、摩崖石刻。自明清以来,文人墨客和民间工匠常在石刻碑上拓印,使得石刻拓印技艺在濠江流传有数百年之久。

           濠江石刻拓印技艺是中华古老传统技艺的传承体,其技法特征可追溯到宋代时期的“北派碑学"。自清末民国以来,濠江的书法家和拓印匠师常在本地拓印石碑刻,供临摹学习和收藏。当代石刻拓印技艺在濠江有三代传承,拓印细节更为科学合理。

           石刻拓印首先要清理碑面的污垢杂质,在等碑面晾干的时候,根据碑刻的大小选择不同厚度的宣纸,碑面小的用薄宣纸,碑面大的用韧性较强的皮宣。待碑面风干,接着是贴纸,用白芨水喷湿宣纸后均匀铺贴碑面,中药白芨熬制的水有贴得紧、易揭取的特点。以鬃刷轻轻拍打,让宣纸与碑刻凹印的字迹纹路贴合,待宣纸晾至七八成干可以上墨。以拓包蘸取墨汁,从碑刻的边沿慢慢上墨。拍打宣纸和上墨时都讲求力道均匀,以防宣纸裂开。户外石刻拓印受环境和天气影响,墨干速度不同。待整体上墨完毕,方可小心揭取宣纸,获得与原拓物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拓片文本。



           近几年来,濠江石刻拓印匠师们先后对辖区内具有文史价值的摩崖石刻、碑碣进行拓印,整理出濠江区自宋代至民国年间的石刻拓片共六百多帧。濠江石刻拓印技艺己被列入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壁立千仞匠师添彩,风华正茂拓片卓越。有了拓印技术,石刻文化抵御了时间的侵蚀。经过后期修饰、装裱等工艺程序,不走墨、不落色、黑白分明的精美拓片制品便呈现在世人面前,挂置厅堂或者收藏皆很方便,也为后人研究发挥了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文物价值。


    来源:选自《发现城市之美·濠江》(世界知识出版社),“今日濠江”新媒体,区文化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濠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