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通知
刚刚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我区申报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鸿杰(楹联习俗)、纪力钦(鱼饭制作技艺(达濠))、 林木隆(鱼丸制作技艺) 通过评定,荣获“省级非遗传承人”称号,向传承人致敬!
接下来,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三位非遗传承人
黄鸿杰——楹联习俗
濠江楹联是中华楹联文化的传承体,早在明清时期已在濠江盛行。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的青云岩,至今保存有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的楹联及摩崖石刻共100多题,在达濠古镇内的宫庙祠宇和民居仍有古代楹联的遗存。昔时的达濠古港是一处鱼、盐的集散地,商贾云集。民间婚丧喜庆、乔迁开店、友人题赠,无不以楹联渲染气氛,每逢节庆乡社,征联、猜谜,蔚然成俗。改革开放以来,濠江的楹联、灯谜活动之风又起,民间创作热情甚高,本地先后成立了“廊西诗社”“楹联艺术活动中心”“楹联学会”等机构,楹联创作活动呈现规模化。每年组织开展的送春联、新春征联、书联展览、楹联研讨等活动达数十场之多,有效地推进濠江区楹联习俗的形成。2007年,濠江区被省文联评为“广东省楹联之乡”。作为“楹联习俗”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濠江区文化馆于2014年11月被评为汕头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2018年5月,濠江区的“楹联习俗”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今,濠江区被省文化厅评为“2018-2020年度广东省民间文化艺术(楹联)之乡”,楹联习俗活动仍保留着蓬勃发展的态势。
黄鸿杰是濠江楹联(灯谜)文化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现为区楹联学会、灯谜学会会长。自1977年担任赤隆居委副书记以来,带领区楹联、灯谜界人士,配合区宣传文化等有关部门,围绕宣传各时期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基层文化活动。自2000年至今已连续20年发起、策划、主持面向海内外的“濠江(赤隆)新春征联活动”,参与出句和担任评委,规模逐年扩大,应征者遍及国内各省市,也吸引了海外楹联爱好者,征集的数量多达数千条,在国内外楹联界有一定的影响力。
达濠鱼饭是潮汕美食特产。其制作技艺在濠江区的历史传承由来已久。它的制作过程是将不同的海鱼挑选分类,冲洗去杂质后,用盐水腌制后,放入竹编的鱼篓,撒上薄盐,在盐水锅中用猛火和炆火蒸煮15分钟左右,即可起锅。再用10%的沸盐水淋洒鱼身,将鱼篓放在架子上晾凉,鲜美的鱼饭即告制成。古时,达濠先人以煮盐捕鱼为生。因山多田少缺粮,渔民出海捕捞,以鱼当饭而食,“鱼饭”由此得名。昔时,由于没有保鲜技术,渔民出海捕捞,捕获的海鱼用盐腌制,而制作成鱼饭,是唯一保持新鲜海鲜的方法。使该技艺相沿习用,流传至今。清光绪年间,达濠人纪昭忠传承民间鱼饭制作技艺,开办“德裕隆”鱼行经营,技艺家传四代一百余年。从昔年的作坊鱼行,发展至今的现代水产企业,而达濠鱼饭制作技艺仍在第四代传承人纪力钦的汕头市德裕隆食品有限公司里传承发展。2018年5月,鱼饭制作技艺(达濠鱼饭制作技艺)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纪力钦是达濠鱼饭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他坚持传统技艺,开拓创新,运用现代技术改良传统的鱼饭制作工具,在保留鱼饭的原生态生产技艺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将鱼饭生产发展为达濠传统特色的食品,成为濠江区唯一的鱼饭生产企业,产品销往潮汕各地和国内多个大城市。纪力钦多次积极参加由汕头市及濠江区举办的非遗日、美食文化节活动,宣传、推介濠江传统技艺。还通过学校的课堂,将传统技艺传授给家乡的下一代人,体现了非遗传承人应有的社会职责。2018年6月,纪力钦被认定为“达濠鱼饭制作技艺”项目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作为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汕头市德裕隆食品有限公司也于2018年12月被评为汕头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企业先后获得“广东餐饮特色名店”称号和“汕头餐饮文明企业奖”。纪力钦本人也获评“汕头市餐饮企业卓越成就奖”。
蒂蒂香达濠鱼丸制作技艺在传承人林木隆家族传承四代,逾一百年历史。林木隆经营的“达濠蒂蒂香”鱼丸店,被评为“中国粤菜名店”、“广东老字号”。其制作的鱼丸等系列产品,先后获得“中华名小吃”、“广东食品文化遗产”、“广东岭南特色食品”等荣誉。该鱼丸店还被列为濠江区旅游品尝鱼丸的定餐店。由此,2016年他获得第四届广东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称号。2017年8月,林木隆注册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汕头市蒂蒂香食品有限公司,进一步推动濠江鱼丸行业的发展。近年来,为宣传和推介达濠鱼丸制作技艺,多次参加在香港、海南等地举行的美食节,以及汕头市、濠江区举办的非遗文化展示和美食节活动,扩大了该技艺的知名度。同时,积极培育技艺传承人,将技艺传授给新一代。2018年6月,林木隆被认定为鱼丸制作技艺(蒂蒂香鱼丸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汕头市蒂蒂香食品有限公司也于2018年12月被评为汕头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