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市濠江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5年3月29日在汕头市濠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汕头市濠江区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区财政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市下达的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着力优化收支结构,提质增收,民生保障有力,全面深化改革,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一)全口径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64067万元,同比增收9573万元,增长6.2%。其中全口径税收收入141749万元,同比增收11807万元,增长9.09%,全口径非税收入22318万元,同比减收2233万元,下降9.06%。
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2330万元(含上级支出 38100 万元),上解支出 1622 万元,支出总计103952 万元,同比增加1558万元,增长1.52 %。支出按功能分类科目分解如下:
一般公共服务7347万元;国防351万元;公共安全2213万元;教育24374万元;科学技术596 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1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9707万元;医疗卫生14569万元;节能环保68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9676万元;农林水事务4605万元;交通运输28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2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677万元;金融监管等事物支出5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6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557万元;粮食物资管理事务428万元;其他支出23637万元;转移性支出 1622万元。(以上详见附表)
2、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基金收入1891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7672万元,基金支出25822万元,上年结余8865万元,累计年末结余9626万元。
(二)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1、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50万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的102.08%,同比增收324万元,增长0.63%。其中:税收收入31757万元,同比增收2035万元,增长6.85%,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61.84%,比上年提高3.5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19593万元,同比减收1711万元,下降8.03%。国税局收入8773万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83.09%,同比减收25万元,下降0.28%;地税局收入24083万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98.19%,同比增收1893万元,增长8.53%;财政局收入18494万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121.53%,同比减收1544万元,下降7.71%。
2014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4230 万元,上解支出1622 万元,支出总计65852万元,完成预算调整计划的88.99%,同比下降10.74%。
2014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350万元,税收返还净额 2903万元,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15837万元(含批复50万元),结转下年专项补助收入5695万元,当年收入总计7578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6368万元。当年支出总计65852万元,年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4万元(根据国办发【2014】70号精神,对2012年度及以前结转资金,作为结余资金管理,补充预算调节基金,统筹用于2015年及以后年度预算编制),结余14317万元,其中专项结转下年支出13687万元,净结余630 万元。
2、本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本级基金收入18911万元,本级基金支出20156万元,结转下年上级专项补助收入2008万元,上年结余8865万元,年末结余9626 万元(其中上级结余2008万元)。
(三)全区财政工作情况
2014年,区财政工作认真执行区人大三届四次会议通过的财政预算决议,着力优化收支结构,坚持厉行节约,加强财政管理,提高理财水平。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着力优化收入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一是加强税收征管,特别是加强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新落户企业、建安项目监控管理,促进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及时与省财政厅出台的关于“对非税占比小于平均水平的地区,综合考虑占比小于平均水平情况和比上年下降情况给予奖励;对非税占比明显提高地区、财政供养人员增加地区、扣减下一年度县级基本财力保障奖补资金,并根据有关规定予以相应处罚”的规定对接,坚持收入质量优先的理念,按照有关要求组织非税收入。全年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38.16%,低于全市非税占比(38.96%)0.8个百分点,比上年非税占比降低了3.59个百分点,改变了从2011年以来连续三年非税占比高于40%的状况,税收收入增幅高于非税收入增幅14.88个百分点,收入结构质量排全市第三位。
2、着力调整支出结构,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
一是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国务院“约法三章”的要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参照市办法出台区行政事业单位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管理办法,构建厉行节约的长效机制,实现全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二是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领域支出,全年共拨付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十类民生支出6619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5%。三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多渠道筹集资金,全年共安排约2亿元用于园区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着力争取上级支持,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一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原体制每年增加对濠江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6600万元于2014年6月底执行到期后,通过研究财政部设定的基本财力保障标准政策,计算我区基本财力保障缺口,主动与市对接,得到市理解支持,每年补助濠江一般性转移支付3300万元,一定两年,一定程度解决了我区财力困难的问题。二是积极争取上级各项补助70208万元,比上年增加14522万元,其中专项用于省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000万元,有力推动我区经济建设发展。
4、着力加强财政管理,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一是充分运用财政政策,激活财政存量资金和加强财政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全面清理2003-2012年本级公共财政列支挂存资金,收回列支挂存资金2296.37万元,全部用于消化历年压支挂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缓解财力困难问题,并建立财政结余结转和列支挂存资金定期清理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构建阳光财政。制定出台《濠江区预决算网上公开工作方案》,2014年起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决算全面向社会公开。三是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资金拨付工作效率。简化国库集中支付手续;提高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融资审核限额;提高正常经费和专项资金审核拨付效率。通过规范制度和流程,及时安全拨付资金,使财政资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快、更好的发挥效益。四是试点开展区本级财政重点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管理。
过去一年,财政部门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重点优化收支结构,政府的正常运转、民生项目、部分重点支出基本得到保障,促进了濠江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但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支出刚性增长的矛盾更加突出,预算支出的刚性约束有待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有待提高,财政改革有待深化。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收入预算编制由约束性转为预期性、支出预算编制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勤俭节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透明度。
2015年区支出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是:一是优先保障中央、省、市出台的资金用途具体到个人的民生支出;二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工资津贴和基本运转;三是保障政府重点项目支出,优先安排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四是按照厉行节约规定,基本保障部门工作性专项经费。
2015年的财政状况将是2003年区域合并以来最为困难严峻一年,面临着诸多减收增支的因素,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
收入方面。一是市政府出台税收属地征管体制,跨区建安房地产按项目地纳税,区税收和财力大幅减少;二是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经济处于中低速运行新常态,一些企于生产经营困难,对税收带来影响;三是“营改增”扩围等结构性减税政策将进一步影响财政增收;四是上级继续出台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非税收入逐步减少。按照目前的收入形势分析,2015年的收入情况非常严峻。
支出方面。一是区连续四年提高公职人员和社区“两委”干部福利待遇,刚性支出进一步加大;二是底线民生和基本民生保障需求扩面提标增加资金安排;三是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项目需要财政资金增加投入;四是跨区建安房地产按项目地属地征管政策从2014年起执行,2015年需增加上解支出;五是国家出台工资改革和养老并轨政策,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一) 公共财政预算草案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015年全区全口径收入预计173608万元,比增5.82 %。2015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52891万元,比增3%(剔除跨区建安房地产改项目地征收比增11.7%);按照市分解目标,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55458万元,比增8%(包含已在金平、龙湖纳税的跨区建安房地产业的税收,但这部分税收不是我区可支配财力,仅作为考核数据)。其中:国税局10482万元,比增19.48%;地税局24300万元,比增0.9%(剔除跨区建安房地产改项目地征收比增21%);财政局18109万元,下降2.08 %。其中非税收入19864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37.56%。
(2)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
列入年初预算的上级财力补助收入16332万元,主要是返还性收入2903万元、调资补助1996万元(2001年、2003年、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资金1260万元、市体制确定转移支付补助6291万元、市下划机构补助基数727万元、2014年耕地占用税基数内返还1665万、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385万元、跨区建安房地产税收60%返还1000万元、其他结算收入补助105万元。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4】31号)要求,市县统筹使用上级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应按照民生支出、运转支出、协调发展支出的顺序和使用范围安排使用,列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上级专项性补助收入
根据市提前下达的指标文件,列入年初预算计划的上级专项性补助收入15662万元。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粤府办【2014】31号)要求,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列入年度预决算报同级人大审议。目前上级下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有两类:一是可以统筹使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即上述第2点表述的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二是指定用途的专项性转移支付,是按照指定用途安排支出,列入上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4)调入资金
2015年调入资金6091万元。一是地方教育附加等8项政府性基金结余转列一般公共预算,上年结余资金1264万元,作为公共财政预算调入资金。二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规范权责发生制核算要求,对2013年及以前年度按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事项进行清理,收回历年列支挂存资金2843万元,作为公共预算调入资金,统筹用于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三是使用2014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84万元。
(5)上年结余
上年结余14317万元,其中净结余630万元,专项结转13687万元(上级5695万元,本级7992万元)。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4】70号)精神,从2014年起,不得按权责发生制列支虚列支出,即往年对未拨付资金作“列支挂存”处理的方式改为“专项结转”。
综合上述五项,2015年收入总计105293万元。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1)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根据预算的财力和有关方面需求,按照“保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保重点”顺序,安排2015年支出计划为89581万元,比上年年初计划增加10933万元。
2015年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主要安排情况是:一是基本支出40530万元,主要包括人员工资津贴、预留工资改革资金、住房公积金、医保、公用经费(含车辆经费);二是项目支出31791万元,主要包括民生支出、部门工作性专项、重点项目支出、上年专项结转支出、预备费等;三是使用非税收入相应安排项目支出14511万元(含上年专项结转支出2252万元);四是上解支出2749万元。
按功能分类科目分解如下:
基本公共管理与服务7760万元;国防1935万元;公共安全2923万元;教育29898万元;科学技术923 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370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7355万元;医疗卫生4467万元;节能环保390万元;城乡社区事务10351万元;农林水事务3107万元;交通运输143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11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960万元;金融金融监管等事务5万元;国土气象等事务1225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382万元;粮油物资管理事务 284万元;预备费 1000万元;其他支出10240万元;转移性支出 2749万元。(以上详见附表)
2015年本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对比2014年初预算计划,增加10933万元,主要增减支因素是:一是基本支出增支4513万元(主要是兑现2014年公职人员提津及住房公积金提标政策、新增人员、预留部分工资改革等增支);二是政策性增支2401万元(主要是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提标、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提标、残疾人生活津贴提标、低保增人提标、预留公车改革经费、上解支出增支等);三是上年上级专项结转增支11233万元;四是预备费增支700万元;五是非税收入安排项目支出减支6879万元;六是工作性专项和政策专项预留减支1035万元。
(2)上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2015年上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62万元。主要是按照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补助收入指定用途安排的支出。
综合上述两项,2015年支出总计105243万元。
3、公共财政预算平衡情况
2015年收入总计105293万元,支出总计105243万元,收支相抵,结余50万元。
(二) 本级基金预算草案
1、本级基金收入
2015年本级基金收入203027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加184116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基金收入199980万元。
土地出让基金收入根据当年的土地利用指标和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所确定的土地供应规模、供应结构、供应时间等条件编制,包括划拨收入、出让收入、租赁收入、其他供地方式及变更收入。 根据当年实际实现的收入预计出让土地26宗,面积1353亩(其中商业、住宅用地535亩),预计出让价款210720万元,其中:划拨29.13亩,价款350万元;挂牌1271.66亩,价款210075万元(南山湾318.65亩,预计价款12746万元;河浦产业转移园及滨海工业区244亩,预计价款9760万元;三联、塔头31.12亩,预计价款2772万元;广澳物流园93.7亩,预计价款3000万元;雨伞塭249.38亩,预计价款49876万元;中信南滨片统征地268.11亩,预计价款125421万元;其他收储土地66.7亩,预计价款6500万元);划留52.44亩,价款195万元;补缴价款100万元。
以上总价款扣除上缴省市农业土地开发资金356万元、省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82万元、省教育资金288万元、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8455万元及调入公共预算的区级农田水利建设资金482万元和教育资金677万元,本级土地基金收入199980万元,具体为:
(1)土地出让价款收入196547万元;
(2)划拨(划留)土地收入545万元;
(3)缴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8455万元;
(4)其他土地出让价款收入100万元;
(5)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10501万元;
(6)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742万元。
2、本级基金支出
2015年本级基金支出210619万元,比上年实际完成数增加190462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基金支出201594万元。
土地出让基金支出预算按照确保土地征地成本,保障新城、园区及城市建设资金需求编制。根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2015年计划安排土地出让基金支出201594万元,主要安排区内各项目的征地成本和建设、土地收储、历史遗留未付补偿、区公共设施道路建设及中信新城项目征地和建设投入等,具体的支出项目有:
(1)预征地和收储成本及配套41179万元
—2015年区项目预计征地成本及配套32787万元。其中:南山湾科技园按以收定支原则,安排投入8641万元(其中:征地费用2754万元;配套5887万元);河浦产业转移园和滨海工业区预征226亩,安排征地费用6153万元;南山湾工业园生活配套区79.71亩,安排征地费用2303万元;磊广公路改造征地及拆迁15690万元(其中拆迁补偿5000万元)。
—2015年区收储土地10宗计8392万元。其中:广澳物流园101.77亩,收储费用3060万元;广澳物流园李丽娟收储项目65亩,收储费用673万元;殡仪馆用地35亩,收储费用1050万元;雨伞塭二期用地34亩,收储费用1413万元;南山湾工业园保障住房用地12.62亩,收储费用337万元;远思墓园(安置区)用地收储项目29亩,收储费用793万元;侨务用地收储费用300万元;经信发展公司地块收储补偿201万元;青云山庄项目外用地补偿465万元;市福利中心(二期)中区属地收储尾欠100万元。
(2)已征地成本及配套144102万元
—2015年区已征地成本及配套建设24182万元。其中:雨伞塭生活配套区平整项目3000万元;广澳物流园两条路建设4700万元;滨海工业区两条路建设1100万元;马滘东片生活配套区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2970万元;粤鑫公司经费18万元;电子电路园基础设施建设2700万元;健信、卫伦项目应付未付1530万元;园区已出让土地历史征地6750万元;政府历年批支未拨项目1214万元(渔港经济区青盐征地补偿等);失地农民社保补贴配套200万元。
—2015年中信新城南滨片统征地项目按照当年相关土地出让收入及有关协议安排征地及开发投入119920万元,其中征地2092万元,公建及市政配套投入35816万元,苏埃通道建设82012万元。
(3)解决历史遗留应付未付征地款1438万元。2015年计划解决历史遗留应付未付征地款1438万元。其中:河浦大道退耕土地征地补偿438万元;预留应付未付历史欠各居委征地款1000万元。
(4)出让及土储业务费支出5051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259万元)。
(5)廉租住房资金支出976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12万元)。其中:金碧湾住房保障项目修缮703万元,住房保障工作经费20万,预留253万元。
(6)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安排支出2348万元(含上年结转支出1606万元)。其中:中信新城南滨片统征地项目安排专项补贴163万元。
(7)其他支出6500万元。其中:预留相关急需征地费用及相关道路建设5400万元;达濠渔港建设600万元;“美丽乡村,幸福村居”专项资金200万元;电排站建设204.4万元;预留安排相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95.6万元。
3、本级基金预算平衡情况
2015年本级基金收入203027万元,本级基金支出210619万元,上年结余9626万元,调出资金1264万元(8项基金转列公共财政预算,上年结余需作调出资金处理),累计结余770万元(土地出让基金结余)。
由于区级的征地工作计划须报上级职能部门批准,且供地受多种工作进展限制,不可控的因素较多,本年度土地出让收入可能出现较大变动,按照“以收定支”的预算安排原则,因此在支出上也会出现较大调整,实际执行中将视收入状况,根据确保重点项目的原则再予统筹安排。鉴于以上情况,如果在执行过程中出现较大变动,将考虑在预算计划调整时一并解决。
(三)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1、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
2015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万元。主要是三屿围养殖户租金上缴收入。
2、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2015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0万元,主要是安排三屿围东场监督管理支出。
3、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平衡情况
2015年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20万元,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20万元,结余为0。
三、改革创新,提质增收,促进财政工作稳健运行
1、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收入征管
认真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财政运行的新趋势,加强税收征管,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继续加强对重点项目、在建工程、新落户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坚决打击各种偷、逃、抗、骗税等违法行为;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坚决执行上级出台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政策,重点抓好土地出让金征管,不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为政府保障民生和重点项目提供坚实的财力支撑。
2、认真落实新预算法,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认真按照新预算法、国务院、财政部及省有关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推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完善全口径预算编制体系,在细化编制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基础上,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是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统筹力度,对地方教育附加等8项政府性基金转列公共财政预算,对8项基金上年结余一并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统筹使用;三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对2013年及以前年度列支挂存资金全面清理,对闲置资金收回后调入2015年公共财政预算,统筹用于2015年公共财政支出;四是建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对2012年及以前年度结转一般公共预算资金,作为结余资金管理,补充预算稳定基金,统筹用于2015年预算编制;五是加强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原则上不办理一般性追加支出。
3、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
按照压缩一般,保障重点原则优化支出结构。一是2015年安排十类民生支出资金75409万元(其中上级15662万元),比上年预算增加25548万元。主要是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落实城乡居民医保和养老、城乡低保、残疾人生活补贴、农村五保、孤儿基本生活费和城镇“三无”人员基本生活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等扩面提标;二是支持政府重点项目支出,统筹各类财政资金用于教育创强、园区建设、磊广路和达南路等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市政设施维护管养、苏埃隧道建设和新城项目等投入;三是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八项规定要求,进一步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楼堂馆所建设等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保障民生和重点支出。
4、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逐步推进本级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机制,开展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建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与调整支出结构有机衔接的机制。加强对结余结转资金的管理和统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进一步深化财政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决算等信息公开工作,推进阳光财政。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制度,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加强公务卡使用的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务卡使用范围和使用率。逐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保障财政资金规范和安全运行。
各位代表,2015年财政改革任务十分艰巨,财政收支矛盾尤为突出,财政工作将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改革创新,克难奋进,为服务濠江经济发展拼搏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