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汕头市濠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512754542113A/2021-01444 分类:
发布机构: 凤岗社区、《凤岗笔记》(汕头大学出版社 郑耿生编著)、汕头融媒集团、来也股份、名家志、今日濠江新媒体 成文日期: 2021-08-20
名称: 农民丰收看濠江⑮ 没吃薄壳,你就辜负了这个夏天!古村落里海的味道…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08-2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农民丰收看濠江⑮ 没吃薄壳,你就辜负了这个夏天!古村落里海的味道…

发布日期:2021-08-20  浏览次数:-

  【农民丰收看濠江】每年农历秋分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前,濠江区正全力筹办广东省庆祝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汇聚强农惠农富农强大力量,唱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协奏曲,以乡村振兴推动濠江振兴。

图片

  濠江区是汕头市中心城区,位于汕头海湾南岸。这里三面环海,坐拥百里黄金岸线,更拥有国内唯一的河道型海峡“濠江”。“中国古村落”马滘街道凤岗社区,就坐落在濠江之畔。

▌海的馈赠:“薄壳宴”声名远扬

  凤岗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七百年历史。因地势起伏形似雄鸡,这个村子就被称为“鸡冈”,后来又改称“凤岗”。每年盛夏,是薄壳最鲜最肥的时期。位于濠江出海口的凤岗海域,咸、淡水交汇,十分适宜薄壳生长。

图片

  “凤岗是潮汕地区薄壳主产地之一。早在明代初叶,就有凤岗人在附近海域从事大规模的贝类海产品养殖,至今约有600年的历史。”凤岗社区党委书记郑永燕介绍说,凤岗薄壳养殖的“薄壳埕”位于濠江内海湾,海水、五南水交汇,水文环境适合养殖薄壳,所产薄壳肥嫩鲜美,是享誉潮汕的驰名海产品。目前,凤岗“薄壳埕”面积有千余亩,盛夏采收期间,日产量能达数吨。

图片

图片

  一般到了端午节前后,凤岗人便开始薄壳采收工作,也就是“洗薄壳”。“洗薄壳”是一项艰难的水下作业,所以必须水性好、体力好的渔家汉子才能胜任。小小的一颗薄壳,虽然价格并不昂贵,但从收获到上市,至少要经过十几道纯手工的工序,从采收到清洗再到运送加工,无不饱含着渔民的辛劳,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

图片

  一方水土,一方食俗。凤岗盛产薄壳,凤岗人食用薄壳自然也颇有讲究。除了最常见的金不换炒薄壳、腌制“咸薄壳”,凤岗人还会将薄壳去壳取肉,即“薄壳米”,烹制出薄壳米笋丝煲、薄壳米粉丝煲、薄壳米香芋煲、薄壳米炒饭、薄壳米烙、香芋薄壳米卷……从而衍生出远近闻名的“薄壳宴”,将擅烹海鲜、制作精巧的潮汕饮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图片

▌延续文脉:古村落焕发新生

  沿着凤岗古村的石板巷道和阶梯登上凤岗山顶,俯瞰而下,一座座潮汕传统民居层叠错落、甚有诗意,构成一道山海风光交相辉映的乡村美景。近年来,凤岗社区先后获评为“广东省古村落”“中国古村落”“中国传统村落”。

图片

  据悉,凤岗传统民居建筑约有百座,大部分保存较为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因凤岗古民居依山而建,各民居坐向各异,按潮汕民居传统,相应也有形态各异的厝角头。“我们潮汕地区有‘金、木、水、火、土’五种厝角头,在凤岗都可以看到。”郑永燕说。

图片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凤岗社区还有着独特的“石头厝”,郑永燕告诉小编:“凤岗先民在建造房屋时,很讲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遇有天然巨石,一般不会破毁,就把大石头建在房子里面,也就形成了所谓的‘石头厝’‘石布厝’,石头就像‘长’在家里。”

图片

  建筑是文明的载体,也是时代变迁的记录者。在凤岗社区民国时期建成的民居上,则多数带有西洋建筑元素,还绘有飞机、轮船、洋楼等题材壁画,到现在依然清晰可见、形象生动。

图片

  “来这里真是值了,既有奇松异石和迷人的湿地风景,当地传统建筑文化也非常有特色。”到村落参观的游客无不发出感叹。

图片

  近年来,社区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相结合,并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民俗特色,加快完善旅游服务配套,大力发展古村落民俗旅游业,探索出一条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古民居新光彩的路径。去年年底,濠江区滨海古韵乡村休闲游线路成为2020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秋季)精品线路,凤岗社区便是线路中的“重头戏”。而随着濠江区“一江两岸”整治开发“一号工程”的加快推进,这个拥有七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已经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图片

重磅利好接连而至
濠江频频登上“C位”

宜业宜居宜游幸福濠江
高质量发展大幕正徐徐拉开……
我们一起当好东道主
办好丰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