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
你是不是也一样↓
图片来源:童话镇
春节期间无论你是宅家 还是想出去浪 吃吃喝喝都是假期 “标配” 要想更加开心、安心地吃吃吃 请收下这份饮食安全小贴士~ ∨ 一、在家做饭时 1、选购食物 正规渠道购买 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食品经营单位购买。如购买冷藏冷冻食品,要到具备冷藏冷冻食品经营项目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不购买无合法来源的散装酒、泡制酒。不要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及其它野生动植物。 减少逗留时间 购物前,尽量提前列好物品清单,减少在商场/超市等场所的逗留时间,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前往。 少买或不买活禽 尽量避免接触和购买活禽,尤其是不要从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 学会看食品标签 购买食物的时候不要只看价格,要学会看产品标签,尤其是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存条件等关键信息。如选购保健食品,要认准保健食品特殊的“蓝帽子”标志(保健食品专属标志),如选购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奶粉,要学会看产品注册号和执行标准(具体可看→@新手爸妈,宝宝食用特医奶粉要注意这些!——舌尖上的健康2)。 做好个人防护 ①戴口罩:在通风不良的密闭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1米)时戴口罩。 ②测体温:在商场/超市等入口处配合进行体温检测、“粤康码”查验等。 ③1米距:挑选商品或排队结账时,最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④少交谈: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交谈。 ⑤少触碰:尽量减少触碰货架等公共物品表面,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⑥手卫生:选购海鲜及生肉时,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建议戴上一次性手套,触碰后及时清洁双手。 2、加工食物 个人防护 处理食材前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清洁双手。如果要在家里宰杀活禽,尽量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宰杀完成后立即洗手,再用清水洗脸。 生熟分开 处理生食和熟食的砧板、刀具和存放食物的用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清洗肉类 清洗海鲜、肉类等冷冻食品时,最好用盆装水清洗,不要在水龙头下直接冲洗,以防止水花飞溅。 煮熟煮透 食物要煮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蔬菜和肉类。 按量烹饪 根据就餐人数加工食材,烹饪好的食物尽量一次吃完。吃不完的食物用保鲜膜(袋)或保鲜盒装好后,尽快存放冰箱,且下次食用前要彻底加热。 3、储存食物 分开储存 未吃完的食材独立包装保存,注意生熟分层存放。 存放时间 熟制食品在室温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冷藏食品尽量在3天内食用。 留有空间 冰箱存储食物时不要塞太满,食物占用的空间尽量不超过8成。 二、外出用餐时 1、选择餐厅 不去无证小店 选择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厅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建议尽量选择到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为B级以上(“笑脸”为“大笑”“微笑”)的餐厅。 留意防疫措施 选择餐厅应留意疫情防控措施是否到位:如健康监测、配备洗手消毒设施或免洗手消毒液、间隔错位就餐、提供公筷公勺餐具、场所清洁通风等。 2、选择菜品 选择原则 在外就餐尽量选择彻底煮熟的食物。若选择食用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等冷食、生食类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类品种的项目。 规避高风险食物 不食用河豚鱼、织纹螺等。 禁止食用野生动物 三、网络订餐时 1、选择商家 ○不仅要关注商家评价,还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 ○尽量选择距离近的商家,以缩短餐食派送时间。 2、选择菜品 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 3、收取外卖 避免直接接触 建议联系外卖员将外卖放至家门口或小区无接触外卖点,避免直接接触。取餐时戴好口罩,与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 检查餐食 收到餐食后,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餐食是否被污染等。检查后,马上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并及时进食。 四、饮食习惯 1、饭前洗手 ○饭前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不仅可以预防新冠病毒感染,还可以预防食源性疾病。 ○没有洗手条件时,可使用消毒湿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清洁双手。 2、合理饮食 每餐要遵循“谷物与蔬菜为主,大鱼大肉适量,重口味菜肴不应过多”的原则。不要暴饮暴食。 3、公筷公勺 多人共同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 4、拒绝浪费 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 温馨提示 1、减少聚集 尽量减少聚餐等聚集性活动,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家庭聚餐及私人聚餐人数控制在10人以下。 2、及时举报 如发现销售不明来源进口冷藏冷冻食品、野味等,请及时拨打12345、12315举报投诉。 3、及时就医 ○如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源性疾病的症状,应尽快就医。有条件的话,把剩余食品用密封袋保存带去医院,以便医生诊断。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请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注意全程戴好口罩。 最后 祝大家吃好喝好,平安过年~